几年后,我们同时也继承了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内在缺陷。例如,HTML3.2和HTML4.0的大部分内容都专注于外观上的考虑。至于通过FONT元素来控制文本颜色和大小,对文档和表格应用背景颜色和图像,对表格单元内容的分隔和填充以及使用闪烁的文本字符,所有这些都成了最初要求“尽量控制!”所带来的产物。
想知道为什么这是一件坏事吗?不妨对某公司网站的网页中的标记进行观察。把那些大量的标记同有用的信息进行比较,可能会令人大吃一惊。更坏的是,对于大多数网站来说,表格和FONT标签几乎组成了整个标记网页,但它们没有表达任何真正的意义。而从结构的立场来看,这些网页仅比随机的字符串好那么一点点。
例如,假设有个页标题,制作者使用的是FONT标签而不是像Hl这样的标题标签,如下:
Page Title
从结构的观点来说,FONT标签毫无意义,这使得文档几乎无用。比如,FONT标签会给支持语音的浏览器带来什么好处呢?如果制作者使用标题标签而非F0NT标签,那么语音浏览器还可以用某种语音格式来读取标题文本。但是对于FONT标签,浏览器却没有办法区分不同的文本。
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使用呢?因为他们想让读者看到的网页跟他们设计的一样。使用结构化的HTML标记将会放弃对网页外观的许多控制,而且理所当然地不允许过去几年中曾流行的那种密密庥麻的网页设计。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考虑下面的因素:
1.非结构化的网页使内容索引变得很难。一个真正强大的搜索引擎应该允许用户按页面标题搜索,或者是页面内的子标题,或者仅仅是段落文本,或仅仅是那些标记为重要的段落。然而,为了做到这一点,网页的内容必须包含在某些结构化标记内——这正是大多数页面缺乏的那种标记。
2.结构的缺乏降低了可访问性。设想一下,盲人主要通过语音浏览器来浏览网页。那他将如何做选择呢:是允许浏览器阅读章节标题,进而对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选择呢?还是那种缺乏结构的,强强迫阅读所有内容,而且对于哪些是标题、哪些是段落、哪些东西是重要的都毫无指示的网页呢?
3.高级的页面表现力只可能通过某种文档结构来达到。设想某个页面只显示了章节标题.而每个章节旁都带有一个箭头,那么用户就能够决定哪些章节适合他,从而点击它打开相应章节的文本。
4.结构化标记易于维护。设想为了在某个浏览器中找寻弄乱网页的某个小错误,会花掉多少时间去搜索人家的或自己的HTMl页?为了一个带白色超链接的边框,会花多少时间去书写嵌套表格和FONT标签呢?为了在标题和其后的文本之间得到一个理想的间隔距离,又会插人多少的换行标签呢?通过使用结构化标记,就能使代码变得清晰,从而很容易找到想要的东西。
诚然,全结构化的文档的确有些平淡。这都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在20世纪末,结构化标记还不能动摇f市场对时下流行的HTML页面的钟爱,真正需要的是寻找一种可以将结构化标记同丰富的页而表现相结合的方式。